草莓羞愧无线观看网站

欢迎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古农学网  今天是日期加载中...
  •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主任致辞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运行机制
    • 组织架构
  • 机构设置
    • 古农学研究室
    • 林业史研究室
    • 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室
    • 珍本特藏古籍库
    •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博物馆
  • 学者团队
    • 专职研究人员
    • 兼职研究人员
    • 中心学术委员会
  • 学术研究
    • 研究方向
    • 项目课题
    • 学术论文
    • 农史研究动态
    • 农史资料
    • 农业遗产
  • 专家论坛
  • 人才培养
    • 研究群体
  • 学术动态
  • 服务社会
中心简介
  • 主任致辞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运行机制
  • 组织架构
当前位置:: 首页» 古农学网» 机构设置» 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室

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室简介

  我校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专业是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开拓的研究方向之一。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以三农问题为研究核心,涉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从纵向角度看,在农业历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是这个专业发展底蕴。标点整理出版了《氾胜之书今释》、《齐民要术今释》、《农桑辑要校注》、《农政全书校注》、《授时通考校注》等大型骨干农书12种;出版学术专著 30 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

  从横向角度看,当代三农问题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视角。在乡村治理结构研究、农村社会发展与转型、土地制度变迁等领域我们展开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激励与制约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与农民科技素质的培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分化与农业的变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国以来农民心理心态变迁研究》(农业部农研中心课题)、《21世纪农民职业教育创新体系与施教模式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计划)等项目26项。出版了《地区贫困与贫困地区开发》、《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中国土地经营方式研究》等学术专著2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颇受学术界关注。参与中、日、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术界组织的西部开发学术研讨活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西部开发纵横论》、《中国农业产学研体制改革与杨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的学术报告。

  当前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中国农业及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影响;第二,由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引的非农化与城镇化,又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第三,粮食供给安全;第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分化与分层研究;第五,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开始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凸现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第五,从1949年直至1978年以后,围绕我国土地制度变革产生的影响展开的研究。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